流落荒岛被美人鱼捡回家后 - 第69章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学生时代, 就曾有一位陌不相识的女同学,主动接近她, 想和她交个朋友,她一开始也能展现出温和友好的一面,并且是发自内心的友善和亲密,而并未是伪善。
    但再近一步,当两人的关系,从同学变为密友时,她就感到万分的不自在,并伴随着莫名的恐慌心理。
    于是,她有意识地去疏远那位女同学。
    对方并没有做错什么,莫名其妙遭受到她若即地疏远,乃至最后断崖式的冷漠对待和断交。
    自那之后,云溪一度以为自己有病,字面意义上的“有病”,不适合交友,不适合谈恋爱。
    很长一段时间内,她都是独来独往的状态。
    直到后来,她有了一些心理学知识的储备,她谈了恋爱,真正建立起一段亲密关系后,才隐约醒悟过来——
    她有回避型的倾向,虽不至于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,但习惯封闭自我,压抑自我,无法接受太强烈的情感表达,会下意识排斥别人的热情,排斥建立一段亲密关系。
    云溪有了这个自我认知,发现了这个问题后,尝试过调节自我,修复自我,并自认为调节得差不多。
    多年后,她找到当年的那位女同学,心怀愧疚地道歉。
    对方一开始不接受她的道歉,但两人有缘就职于同一家公司,有些工作业务上的往来,一来二去,就重新成为了朋友。
    她唯一的朋友。
    她家的两只猫,至今还被那位朋友养着。
    如今,云溪察觉到,她和沧月的关系在逐渐靠近。
    于是,她又产生了那种,想主动把对方推开的不安感。
    越靠近越想推开,大概也是从小形成的一种心理自我保护机制。
    不靠近她的人,便永远伤害不到她。
    她这样的人,其实一点也不适合当密友、当伴侣,和她在一起,会感受到很多的痛苦。
    可沧月全然不觉。
    她不懂文字,也不懂心理学,更听不懂云溪的解释,她就像一只黏人的小猫咪,被人推开后,委屈地咕噜一声,再度贴过来。
    云溪推了几次,便懒得推了。
    沧月是真的听不懂……
    七月份那会儿,被云溪推开之后,沧月还会谨慎地保持距离,不再靠近;如今,大概是摸准了云溪推开之后也不会有什么举动,于是,锲而不舍地、热情主动地,继续黏过来。
    人类会被云溪的语言所拒绝,所迷惑,这条人鱼,恰恰不太能听懂她拒绝的语言,不太能理解人类的弯弯绕绕。
    她只知道,彼此的关系更亲密了,被拒绝之后也不会挨骂,人类也不会哭泣、抗拒、生气,所以,她可以更放心大胆地挨挨蹭蹭了。
    简单而又直接的思维。
    云溪颇有种秀才遇到兵,有理说不清的无奈感。
    就像是她有意想拉开彼此的距离,奈何对方紧追不舍,她便只能放慢步伐,任由对方靠近……
    心理的那种恐慌感,也被这股无奈感冲淡。
    接着,她发现,她的内心深处,其实一点也不排斥别人的靠近。
    因为这种无论怎么推开,对方都锲而不舍黏过来的姿态,给了她莫大的安全感。
    从来没有一个人,能给予她这样的安全感,哪怕是她的前女友。
    或许,那种姿态,本就不是人类能轻而易举做到的事情。
    身体相贴,云溪倾听着彼此的心跳声,认命般闭上眼睛,陷入沉睡。
    *
    翌日,清晨。
    云溪起床点燃了柴火堆,沧月还在被窝中睡觉。
    早晨背诵的古诗是《赤壁赋》,早餐是一些熏肉片和几根番薯干,还有一贝壳的松针茶。
    出于愧疚心理,她还不忘往水潭中,丢一些碎肉,喂潭水里的鱼儿。
    云溪平静地做完这些事,然后练习搭弓射箭。
    练习使用的箭,她舍不得用那个动物牙齿精心制作的箭头,就用削尖了一头的木头,做了十根,草靶也做了三个。
    明洞这里,白天视线好,她白天就在这里练习。
    小时候,她也会制作这种弓箭玩,但没什么杀伤力,就是和小朋友们玩过家家时用的,还会制作木剑,挥来舞去,假装自己是武林女侠,一张弓,一把剑,走遍天涯。
    后来,到了城市里,商场中也有射箭的娱乐场所,配有专业设备和弓箭,还有专门的教练指导。
    她去过一次,十五支箭,大概只有三支射中了靶子,没有一支正中靶心。
    从此,她再也没踏进那家射箭中心。
    沧月站在一旁,直勾勾看着她搭弓射箭。
    脸上那个神情,分明就在说:我也想玩!
    之前云溪给她制作的那种转木取火用的弓弦,就是小孩子的玩意儿。
    云溪手上的那把弓,明显大了好几号,看上去更好玩。
    “我这可不是玩的……”云溪像是看出她心中所想。
    可犹豫了会儿,看沧月那副饶有兴趣的模样,云溪还是把弓箭递给了她,教她对准靶心射出去。
    谁料她力气太大,一拉弓,“啪”地一声响,弓弦直接被她拉断。
    她拿着弓,茫然地摸着那条断裂的弦,咕噜了一声,尾鳍不安地甩了甩,眼神飘到云溪身上,身子都矮了一截。
    云溪“啧”了一声,摸了摸那条断裂的绳子,然后轻轻揉了揉沧月的脑袋,安慰说:“不怪你,这种绳子本来也不是特别牢固,放置在角落有一段时间了,我这段时间也经常用它,所以坏得快。”
    沧月用那双蓝色的大眼睛看着她,在她脸上扫来扫去,确认没有看到生气恼怒的情绪,才又咕噜咕噜了好几声,把弓箭还到她手上。
    云溪坐在明洞中,重新拿过一根绳子换上。
    除了香蒲绳,云溪之前还收集了一些动物的尾巴,但她不太会处理,担心腐烂变质,过不久就丢了。
    她换绳子的时候,沧月就乖乖坐在一旁,看着她换。
    云溪一转过头,便能望见沧月认真而清澈的眼神。
    她忍不住去猜测沧月的年龄。
    万一沧月只用了3、4年时间便长这么大,那她这个24岁的人类情何以堪?
    天天都在陪一个3、4岁的小朋友玩耍吗?
    有时她确实觉得沧月还像个人类小孩那般,纯真懵懂,一切都依靠本能和直觉行事。
    有时她又觉得沧月很聪明很懂事,狩猎经验丰富,身姿矫健,面容姣好,出落得像是个17、8岁的人类少女。
    也许,在这种荒无人烟的岛上,又没有同族可以交流,再多的岁月也只是岁月,她的阅历不会增长半分,心智便也增长得十分缓慢。
    在这个世界,在这个荒岛,面对这样的奇幻生物,已经不能用人类的年龄去衡量对比了。
    私心上,云溪希望沧月不要长得太快,如果是像猫猫狗狗那样,3、4年便已步入青年,那么,她的寿命可能就不太长。
    她希望沧月和人类寿命相仿,或者比人类长。
    云溪想教沧月关于数字和年龄的概念。
    她抓了一大把的小石头,从1到10排列在地上,也用滑石在地上写下1~10的阿拉伯数字。
    “这是1,1个石头;这是2,2个石头……”
    从1教到10,音、形、意结合对应,沧月学得很快。
    傍晚进食的时候,云溪就和她说:“今天我们吃1个烤红薯,10片熏肉。”
    说出具体的数字,让她慢慢有数字的概念。
    云溪觉得,自己为了知道她的年龄,真是费劲了心思。
    晚上睡觉的时候,云溪还把手掌握成两个拳头,说1 时就伸出1个手指头,说2时就伸出2个手指头,以此类推,教了几天之后,终于教会了她1~10的概念。
    数字概念容易教,时间概念更加抽象,云溪一时有些不知道要怎么教。
    白天和晚上,这个容易区别,而像秒、分、时这般细化的时间,云溪自己都不清楚了。
    从前夏秋两季,她还能看着外面的天空,识别出早晨、中午、傍晚。
    如今,初冬,天空都是雾蒙蒙的一片。
    云溪只知白天和黑夜,不知早午晚。
    于是,接下来的每一天,云溪都会当着沧月的面,去结绳。
    她和沧月说:“每过去1天,我就在绳子上打1个结。”
    她用这种方法,去阐述时间的流逝。
    后来,她给了沧月一根打有30个结的枯草,让沧月数有多少个结。
    沧月用自己的手指头,对比着数,数完了10个手指头,发现不够用,她抓过云溪的手,又数出了10个手指头,发现还是不够用,然后,她看见了云溪的脚趾头。
    一个人的手、脚,加上一条人鱼的手,她总算数明白了,那根绳子上有3个10。
    云溪叹了一声气,心头感慨:幼教老师真不容易。
    然后,她继续教沧月10以后的数字。
    *
    山中无甲子,寒尽不知年。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